speaker新!iShredder™ iOS 和 Android 商业版现已面向企业用户开放。了解更多

误报:为何发生及如何避免?误报源于误判,需优化检测算法和调整阈值以减少错误警报,提升准确率。

误报:为何发生及如何避免?误报源于误判,需优化检测算法和调整阈值以减少错误警报,提升准确率。
May 02, 2024

杀毒软件在保护您的电脑和手机免受恶意程序(恶意软件)侵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您是否曾想过它究竟是如何识别这些威胁的?让我们一起探究杀毒软件的内部工作原理,了解它如何扫描文件并将其标记为恶意软件。

主要有两种检测技术:特征码和启发式分析

杀毒软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恶意软件:

1. 基于特征码的检测:

  • 可以将特征码看作是已知恶意软件的数字指纹。杀毒软件厂商维护着庞大的特征码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以包含新威胁的信息。
  • 在扫描过程中,杀毒软件会将系统中每个文件的代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码进行比对。
  • 如果发现匹配,程序就会将该文件标记为恶意软件,因为它包含与已知威胁相同的恶意代码。

2. 基于启发式分析的检测:

  • 这种方法超越了简单的特征码匹配。启发式分析通过检查文件的行为和特征来识别可疑活动。
  • 例如,软件可能会检测试图修改关键系统文件或建立未经授权的网络连接的代码。
  • 启发式分析能够发现尚未被加入特征码数据库的新型或未知恶意软件。

优点与局限:

基于特征码的检测在识别已知威胁方面非常可靠,但无法捕捉到尚未被识别的全新恶意软件变种。

而启发式分析更具主动性,但也存在误报风险。当合法程序表现出类似恶意软件的行为时,就可能触发误报。

误报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误报可能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 过于激进的启发式规则:启发式规则过于敏感时,可能会将无害程序误判为威胁。
  • 杀毒软件定义库过时:定义库过时可能导致软件漏检新型恶意软件,同时错误地将良性程序识别为威胁。

如果您的杀毒软件将某个程序标记为威胁,您可以这样做:

  1. 检查声誉:通过可信渠道在线查询该程序,查看权威网站和用户论坛的评价。
  2. 核实来源:确保您是从官方开发者网站或可信应用商店下载的程序。
  3. 使用其他杀毒软件扫描:有时,使用另一款拥有不同特征码数据库的杀毒软件进行复查会有所帮助。
  4. 谨慎将程序加入白名单:如果您确信该程序安全,可以将其添加到杀毒软件的白名单中,但前提是您完全确定程序的安全性。
  5. 联系开发者:如果不确定,可以联系程序开发者寻求解释。他们可能会说明程序触发杀毒警报的原因及是否有解决方案。

将程序加入白名单意味着该文件将绕过杀毒软件的保护,因此请务必在充分调查后谨慎操作,并自行承担风险。

对程序如何检测恶意软件还有更多疑问?欢迎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平台提问,X(推特)账号 @protectstar 或 Reddit 账号 @protectstar-inc 等你来聊!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2 共 2 人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
取消 提交
Bac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