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我们为何需要监管

科技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虽然数字世界带来了无数机遇和便利,但也引发了许多关于用户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担忧。近期Zoom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提醒,监管监督不仅仅是可取的——它已成为必需。
2023年3月,疫情期间实现爆炸式增长的视频会议平台Zoom大幅更新了其服务条款。更新明确指出,公司可以使用用户数据来训练其人工智能算法。这无疑让许多用户感到担忧。更令人不安的是,条款中没有提供任何选择退出的选项。用户一旦使用该平台,就等于默认同意将他们的对话内容用于机器学习。
然而,2023年8月,Zoom试图通过一篇博客文章缓解用户的担忧,称用户无需为此条款感到焦虑。Zoom高管表示,公司无意在未经用户明确许可的情况下利用视频通话进行AI训练。但这一承诺与服务条款中的内容之间的矛盾既明显又令人担忧。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条款本质上具有流动性。服务条款本身就是可以更改的。虽然今天Zoom声称不会滥用用户数据,但明天在市场压力或利润驱动下,公司可能会修改立场。因此,用户只能依赖公司脆弱且易变的承诺。
寄希望于企业的善意来保护用户权利和数据隐私,坦率地说,是一种不稳定的策略。企业,尤其是盈利性企业,受股东价值和利润驱动。虽然许多公司致力于道德运营,但他们的首要责任是对股东负责,而不一定是对用户负责。鉴于此,期望公司始终将用户隐私置于潜在收益之上,尤其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是不现实且天真的。
历史上,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技术革命,放任自流的做法都不足以保障公众权益。道理很简单:权力不受制约且缺乏监督几乎总会导致滥用。在数字时代,这种滥用表现为隐私泄露、未经授权的数据使用以及数字权利的普遍侵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可以建立统一的框架,企业必须遵守。这不仅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还确保用户权利不受企业承诺的善变或市场动态的影响。此外,监管还带来了责任感。如果企业知道侵犯用户隐私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或法律诉讼,他们更可能谨慎行事。这样的监管也赋予了用户权力。有了明确的监管框架,用户可以决定信任哪些平台,避免哪些平台。他们不再受制于模糊的条款或含糊的企业保证。
总之,Zoom事件凸显了科技界长期存在的一个更广泛问题:迫切需要监管监督。随着科技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倡导优先保护用户权利和数据隐私的制度。我们必须认识到,监管不仅在科技时代有益——它是必不可少的。
资料来源:
1) https://www.schneier.com/blog/archives/2023/08/zoom-can-spy-on-your-calls-and-use-the-conversation-to-train-ai-but-says-that-it-wont.html
2) https://explore.zoom.us/en/terms/
3) https://blog.zoom.us/zooms-term-service-ai/
4) https://gizmodo.com/zoom-ai-privacy-policy-train